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的X疾病,特指由潛在未知病原體引發(fā)的全球性重大傳染病,其對人類健康與社會經濟發(fā)展構成嚴重威脅。應對X疾病的核心挑戰(zhàn)之一,是在突發(fā)階段快速篩選出有效藥物分子——傳統(tǒng)藥物研發(fā)周期長達數年,難以滿足應急防控需求,而藥物重定位技術因能顯著縮短研發(fā)周期、降低臨床轉化風險,成為突發(fā)傳染病應急藥物研發(fā)的重要方向。但該技術在X疾病防控中仍面臨關鍵瓶頸:未知病原體的目標蛋白結構缺失、虛擬篩選精度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其應用效率。

圖1.X疾病的快速藥物發(fā)現策略
針對上述核心痛點,團隊提出一種融合AlphaFold2結構預測、FDA批準藥物庫與自主研發(fā)分子對接方法(MDCC)的藥物發(fā)現新策略,構建了“序列-結構-篩選-驗證”的閉環(huán)流程,可僅基于病毒靶點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兩周內完成有效藥物分子的篩選與驗證(圖1)。為驗證該策略的可行性,團隊以SARS-CoV-2主蛋白酶(Mpro)為模型靶點展開研究:從氨基酸序列出發(fā),通過AlphaFold2(AF2)快速預測病毒靶點蛋白與肽底物的復合物結構,再利用肽底物誘導結合口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對AF2預測結構進行優(yōu)化,隨后整合自主研發(fā)的MDCC分子對接方法,對FDA批準藥物庫進行兩輪虛擬篩選,最終在兩周內成功篩選并通過實驗驗證了高效抑制劑戈舍瑞林。實驗數據顯示,戈舍瑞林對SARS-CoV-2Mpro表現出強效抑制活性:10μM濃度下抑制率達75%;進一步IC50測定結果表明,該藥物在生理pH(7.5)條件下為3.79μM,在鼻腔環(huán)境pH(6.6)下降至2.05μM,抑制效果優(yōu)于大多數已報道的針對SARS-CoV-2Mpro的非共價抑制劑。值得關注的是,戈舍瑞林作為已獲批臨床使用的藥物,其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驗證,而鼻腔給藥特性有望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早期干預提供新途徑,同時減少全身用藥帶來的副作用。

圖2. AI賦能X疾病防控的系列成果。A,兩周成藥;B,呼氣測?。籆,雙靶點藥;D,低成本合成
鄧偉僑教授團隊近年來持續(xù)聚焦AI賦能X疾病防控領域,取得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開發(fā)了基于呼吸測試的機器學習模型用于患者快速篩查;提出雙靶點藥物設計策略并篩選獲得候選分子等。相關成果發(fā)表于ACS Sensor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RSC Medicinal Chemistry等國際期刊,且全部入選封面論文。研究成果從快速篩查、藥物研發(fā)到合成工藝優(yōu)化,為突發(fā)X疾病的應急防控提供了系統(tǒng)性技術方案與新思路。
相關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泰山學者計劃等項目的資助支持。
Angew | 山東大學鄧偉僑課題組在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Nat. Commun.:山東大學鄧偉僑教授團隊在光催化二氧化碳還原領域取得新進展
【催化】山大鄧偉僑教授團隊近期在常溫常壓碳減排與合成氨方面取得新進展
聲明:化學加刊發(fā)或者轉載此文只是出于傳遞、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認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電話:18676881059,郵箱:gongjian@huaxuejia.cn